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六子,母亲早逝,幼年时便由太子李亨抚养成长。唐玄宗开元年间,他被封为永王,后来被任命为荆州大都督。公元755年11月,安史之乱爆发,叛军很快攻破了潼关,唐玄宗在李璘的陪伴下,被迫携带家人南逃,前往四川避难。
途中,唐玄宗与李璘一同经过马嵬驿,突如其来的兵变使得杨国忠及其家族被禁军士兵处决,杨贵妃在禁军的威逼下被迫自尽。接着,唐都长安也被叛军占领,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,宣布自己为帝,并派使者前往四川通知唐玄宗,迫使唐玄宗退位,成为了太上皇。
唐玄宗为应对日益紧张的局势,做出了多个重要的人事调整:他任命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,并兼任河西、河东、朔方、平卢节度使;李璘则被任命为山南东道、江南西道、岭南、黔中节度使,且还兼任了江陵大都督;此外,盛王李琦被任命为广陵郡大都督,丰王李珙则成为了武威郡的大都督。
展开剩余80%不久后,李璘从汉中乘船至襄阳,再经过陆路南下,最终到达江陵(今湖北荆州)。他在那里招募了数万名士兵,并通过征税收集资源,为日后的兵力扩张做准备。李璘还任命薛镠、李台卿、蔡垧等为幕府谋臣,季广琛、浑惟明、高仙琦等则担任了重要将领。李璘集结了强大的军队,开始沿长江向东进军。
此时,已称帝的唐肃宗李亨对李璘的举动产生了怀疑,遂下令要求李璘返回四川,但李璘并未遵命,反而继续东进,直至抵达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唐肃宗遂派遣宦官啖廷瑶和段乔福前去征召李璘,并联合当地唐军进行安抚。
由于李璘的意图未明,许多驻军并不清楚他此举的真实目的。吴郡采访使李希言甚至写信询问李璘的动机,然而李璘对此十分愤怒,命令部队攻打李希言。虽然李希言的部分部下投靠了李璘,但随着唐肃宗派出的使者到达江淮,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。
不久,李璘在扬州与河北招讨判官李铣对峙,双方一度剑拔弩张,局势紧张。然而,李璘的部将季广琛和浑惟明在关键时刻纷纷投降唐军,李璘瞬间陷入困境,随即背叛四起,最终只得带着家人和少数亲信逃跑。李璘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俘虏,李璘与其儿子李偒最终被处死,其他家族成员则被送往四川。
李璘的叛乱过程充满疑点,作为唐朝的诸侯王,他本没有足够的带兵经验,突然获得重兵,却又在短时间内失败。其最终的结局也显得非常混乱,难以判定他究竟是想割据江淮还是江陵。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安史之乱时期的一个谜团,许多人对李璘的动机充满疑问。
安史之乱后,唐玄宗对外族将领的信任大大降低,最终将军事指挥的责任交给了自己的儿子。然而,唐玄宗毕竟曾以普通皇子的身份通过政变登上帝位,对于自己的儿子和太子始终保持警惕。唐玄宗曾听信武惠妃的谗言,导致自己的三个儿子中有一个(即太子)被迫自杀。作为一位深知权谋的帝王,唐玄宗自然不会轻易被奸人蒙蔽。
唐玄宗严密防范皇子权力的扩张,这对许多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,但实际上在权力面前,亲情和亲子关系常常是可以被忽视的。当唐玄宗逃亡至四川时,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,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政变,违背了唐玄宗的意愿。
李亨因被任命为兵马元帅,获得了巨大的兵权,并且身处朔方军驻地灵武,该军队在安史之乱初期并未遭受太大损失。可以说,李亨不仅得到了朔方军的支持,而且通过马嵬驿的兵变,一举打击了政敌杨国忠。安禄山以“诛杨国忠”为口号,提供了李亨行动的绝佳时机,他派人联络玄宗禁军总领陈玄礼,最终成功地铲除了杨国忠,并逼迫杨贵妃自尽。
李亨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稳固了自己的帝位,同时也夺走了唐玄宗的皇权。尽管唐玄宗已经成为太上皇,但他并未甘心完全退出政治舞台。毕竟,他已执政四十多年,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。为此,唐玄宗采取了三项策略以抗衡唐肃宗李亨。
首先,唐玄宗保留了发布“诰命”的权力,使自己可以继续向外发号施令。即使名义上已是太上皇,唐玄宗依然能够在关键时刻用这种权力征调兵员,并继续影响朝政。此后,唐玄宗利用这一权力,发布了命令要求李璘前往南方征兵,试图在军事上与唐肃宗抗衡。
第二,唐玄宗通过派遣亲信人物到唐肃宗身边,企图间接控制新帝。他任命了韦见素、房琯、崔涣等人出使灵武,表面是表示对新帝的支持,实则是借机将自己的亲信安插进新政府,达到间接掌控局面的目的。然而,唐肃宗并非易于被操控的人物,最终这些亲信纷纷被清除,失去了在权力中心的地位。
第三,唐玄宗派李璘去江南征兵,希望借此积聚力量与唐肃宗对抗。李璘虽然从小生活在宫中,没有军伍经验,但在唐玄宗的支持下,得以迅速集结起一支强大的军队。这也解释了李璘为何在江陵能够轻易地招募到数万士兵,并依靠唐玄宗的“诰命”获得地方官员的支持。
然而,李璘未能听从唐肃宗的命令,继续东进,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。李璘的目标是控制江淮的赋税资源,而这一地区在安史之乱后仍未被战争波及,成为唐朝财税的重要来源。唐肃宗和唐玄宗都视其为重要的战略要地,然而李璘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,是唐肃宗派遣使者前往江淮后,当地官员迅速倒戈,支持了唐肃宗的统治。
李璘的叛乱实际上是唐玄宗对于唐肃宗继位不满的反应,也是父子两人间激烈政治斗争的延续。正如马嵬驿兵变所揭示的那样,李亨作为掌握军权的新帝,最终胜券在握,而唐玄宗在长期的盛世后,不得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-10倍配资十大正规平台-最新上线配资app-散户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